应急部吹响“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号角,园区如何高位推进该项工作?
赛飞特见解
2023-02-16
伴随着化工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促进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将化工企业、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化工行业严查整改、化工园区也大幅压减,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制约化工园区发展的首要问题。
为做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工作,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部署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工作。2021年,应急管理部对15个省份39个化工园区开展了专家指导服务,共发现各类问题隐患428项,提出“一园一策”整治提升建议513项,建议15个园区降级管理,要求当地加强安全风险管控。目前,2022年专家指导服务第一轮的6个专家组已分赴安徽、江西、河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地开展指导服务。
化工园区安全整治与提升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应急管理部针对近年来危险化学品领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采取的的重大举措;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
本文通过对园区整治提升工作相关政策分析,结合应急管理部专家指导服务现场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供大家讨论。
01 整治工作要抓住“四个一”
一个重点是“十有两禁”。2022年年底之前完成“四有”提升(制定规划体系,设有管理机构、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四至”范围,划定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和“两禁”整治(制定“禁限控”目录和项目安全准入条件,园区内居民居住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六有”(封闭化管理、信息化平台、公用工程和配套功能设施、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实训基地、消防设施/特勤站)明确了年底之前需制定建设方案。这是整治提升的核心要素,也是整治提升工作的难点、痛点。要想抓住重点、解决问题,需要各方勠力同心、协同作战,包括政策制定、方案研究、基础建设、硬件设施、软件平台、评估评价等,园区和相关责任部门都要对“十有两禁”认真学习、深入分析、严格把关,才能做到提升认知、协力合作、精准施策,做好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作。
一个关键是“一园一策”。化工园区“一园一策”是落实问题整治提升工作的指导性材料,关乎整改工作进度、整改措施、整改计划(涉及整改资金、人员、组织等)、完成时限等情况。做好园区一园一策工作,是统筹化工园区整治提升的基础和关键。但因其未纳入考核表打分项,在园区层面往往是一个摆设文件。建议采取研讨交流会的模式,组织行业专家,使得园区管委会认识到“一园一策”的重要程度,认真编制“言之有物、行之有效”的方案。
一个基础是“四至范围”。明确园区的四至范围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做好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化工园区的四至范围应以省自然资源厅审核认定为准,园区及市、县各相关部门结合园区实际,综合考虑安全及发展需求后共同确定园区的四至范围,并取得省自然资源厅审核认定,以确保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风险评估及安全控制线的划定等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一个目标是“保C争D”。整治提升工作的最终目标,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过程中既要杜绝“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也要在抓安全生产的同时保稳定、促发展,服务经济建设、保障民生福祉。要通过统筹策划园区整治提升工作,落实各级政府部门职能职责,算时间、排人力、促工作、保质量,全力推进工作高效高质开展,力争早日实现“保C争D”。
02 整改过程要提升“三个度”
一是提升认知高度。从领导层面就要提高认知,要认识到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作是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一场战役,是提升园区本质安全、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只能搞好、只能成功。只有引起属地政府领导、园区管委会一把手的重视,树立底线思维,才能做好整治提升工作。不然无论是部委专家督查指导服务、第三方咨询辅导,还是园区层面的整改整顿工作,都会面临组织、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问题,造成工作推进举步维艰、结果也会不受控。
二是要挖掘专业深度。安全整治提升工作关乎化工园区的“生死存亡”,涉及的每一项、每一分的整改,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可行性,还得考虑前瞻性,每一分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所以园区整改提升工作要“据理力争”,说清楚讲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要和第三方辅导咨询机构、专家组进行深入探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涉及的国标、团标、行标,具体条文要熟知,对距离、数量、尺寸等的计算方法要熟知、明确(控制线、事故水池、多米诺半径)。有了专业深度,并结合园区实际情况,才能做到“一园一策”,才有“可落地、能实施”的整改提升方案。
三是要拓宽知识广度。园区安全整治提升这项工作比较复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为它涉及到安全、化工、应急、消防、规划、信息化、交通、土建等多学科,需要园区管理单位(管委会)以及第三方咨询辅导机构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拓宽知识广度,统筹调度各专业人员参与工作。“带头人”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夯实各种行业基础业务知识,融合各类业务,方便协调各职能部门、各专业专家,系统性地解决各类问题,避免各部门、各专业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情况,提升资源利用率、保证整改提升工作的效率。
03 工作开展要做到“三个机”
一是要抓住契机。园区整治提升工作,是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增强化工园区应急保障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地政府应该抓住整治提升工作的契机,借助政策窗口期,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应急管理部组织化工园区专家指导服务,以突出问题治理为抓手,倒逼园区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使园区绿色健康发展。
二是要掌握时机。园区整治提升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可能涉及到诸多部门、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甚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的安排需要掌握恰当的时机,结合各地发展规划、各园区发展进度等,出台一举多得的政策推进工作,避免“一刀切”“一步到位”等粗暴式推进。如可以在建设城市新区、工业特色园区的时候,制定出台税费减免、政府引导基金、规划产权等扶持政策,鼓励化工园区内非化工企业及周边居民住户搬迁离园。
三是要占领先机。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工作,势必加快化工产业变革和化工行业洗牌的进程,倒逼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有的园区(企业)在加快技术创新、技改和创新投入,以投资的增量带动产业的升级;有的园区(企业)在加快管理创新,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智能化决策和数字化管理水平;有的园区(企业)用好园区产业加快变革和行业加速洗牌的重大契机,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崛起。面对危与机并存的外部环境,机会稍纵即逝,化工园区(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积极应对,洞察趋势,占领先机;通过整治提升工作,重塑化工园区和区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就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提出要求:“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全国化工园区兴建时间不一、规模占地不一、产值效益不一、管理模式不一,有的园区可以多一点“先手”,有的园区更多可能需要解决“老旧难”问题的“高招”,而这些“高招”就是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整改方案。2022年A类(高安全风险)、B类(较高安全风险)化工园区“清零”后,2025年前90%的化工园区达到D类(较低安全风险),园区管理者、第三方服务机构需要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通盘考虑,平衡现有资源之后,总体策划、规划先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分期分批、分类分步实施,最终目的是“防范重大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抓住契机、掌握时机、占领先机,切实践行国家总体安全观,有效化解园区危机、创造发展生机。
上一条
立即联系获取更多信息

微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