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2-80993099

自燃事故争议不断,多角度看新能源汽车安全性

赛飞特见解

2023-02-16


  当前,以动力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景气度达到历史上从未有的高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不断提高,动力锂电池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的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动力锂电池的使用、维修回收在内的规范和细节还需要完善,相关企业不应该盲目追求锂电池的高容量、高续航、低成本,还要进一步关注锂电池的可靠性、关注安全问题。
  8月12日早晨7点左右,杭州富阳区银湖街道三江鸣翠蓝湾小区的王某(化名)突然感觉到屋外噼里啪啦的声音,气味呛人,出门一看,隔壁14幢邻居的电动汽车正在着火,火势凶猛,冒出的火焰足有两层楼高,最终在民警、物业等人合力下将火势彻底浇灭。车主称,这辆电动车买来有4年多了自己也没发现异常,想不到,就是昨晚在家门口停了一夜的工夫,突然烧了起来。初步怀疑可能是电路短路引起。
  近两年关于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新闻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一直饱受争议,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就是整个产业链的安身立命之本,本文从多角度与各位探讨新能源汽车安全性。


  01 新能源车VS传统车
  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电动车自燃率是低于汽油车的。
  2018至2019年,相关部委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的专门调查,发现我国每万辆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事故约0.8起,但连续几年,每万辆传统燃油车发生火灾事故在2.2起至4起之间。
  不同机构的统计也验证了同样的趋势,即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比例更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率是0.049‰,而根据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传统燃油车的年火灾事故率约为0.1‰至0.2‰。
  但是这也不能说新能源车安全性就高于燃油车。
  燃油车自燃,大多数是从冒烟,到逐渐出现明火,一般来讲车主是有机会从里面逃生出来的。而新能源车,自燃的时候,很可能发生爆燃。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同样是起火,一个是烟花,一个是爆竹。
  最终自燃起火的虽然是少数、小概率事件,但对那些遇到的车主来说,就是100%的概率。


  02 起火原因
  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故障、单体电池故障、整车电气系统故障和外部引燃事故四类。其中,动力电池系统故障又分为电气故障和机械冲击导致的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两类;单体电池故障则是由于产品自身原因导致一致性差、电池漏液等原因造成;整车电气系统故障则主要是由于线束或接插件接触点、触片或端子接触不良等电气安全失效,诱发短路、发热、起火,进而引燃车身形成火灾。
  外部引燃中碰撞是主要原因。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林志颖车祸事件,虽然车辆起火原因暂时还没有公布,但基本可以推测是外部碰撞引发的车辆起火。林志颖车速明明不算快,碰撞也不算太剧烈,就引发了车辆起火,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锂电池的安全性不够,化学反应都太激烈了。
  新能源汽车电池一旦燃烧60秒,温度就可以达到200度,180秒后就会超过1000度,还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电池一旦受挤压开始燃烧,无论是水、干粉或别的什么,几乎都是无法完全扑灭的。即便是熄灭了明火,锂电池内部的反应依旧非常剧烈。也就说,新能源车一旦着火,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基本就是无解。
  新能源汽车的着火燃烧速度更快,灭火时间更长,处理难度更大。拿林志颖车祸事件来说,据现场施救者回忆,把2人救出来不到5秒钟,火势就蔓延到驾驶座了。林志颖父子运气好逃过一劫,如果是在人烟比较少的地方,事情可能就是另一种结果。


  03 直面事故推动发展
  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大家都处于一个差不多的起跑线上。这给了我们国家在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可能,只是锂电池的危险性,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很多人说,现在的新能源车都有远程监控,比如厂家可以通过电池热管理技术远程监控到车主电池包的状态。这是不错的技术,但问题是现实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比如在没有信号的地下停车场,比如监控人员疏漏等等。车辆发生碰撞就是一瞬间的事,碰撞挤压后就发生剧烈反应开始燃烧了,远程监控也很难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场景。
  这也是现在新能源汽车自燃后,几乎没有新能源汽车厂家,能出来直面问题分析事故原因的原因。不过电动汽车起火,不能把责任简单地归咎给任何一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不能一棍子打死新能源汽车产品。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终归是可以靠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全流程来保障的。在整车设计上努力提高安全设计技术水平和电池热管理的安全裕量;在制造工艺上保证材料纯度、维护校准生产设备、提高工艺精度和一致性;在测试验证中足额足量保证设计定型和可靠性耐久性试验进度;在车辆充电使用、维修保养环节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质量回溯,通过多种措施确保安全。
  希望再有事故发生后,相关企业主动扛起责任,摸排潜在风险,不要推诿责任,更不要因噎废食。新能源发展是能源发展进步的重要进程,需要切实把好质量关,才能打消市场对新能源的担忧,推进新能源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