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西区四期智库大厦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部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西区四期智库大厦项目》。现进行网上公示,具体公示内容见下方相关附件。
一、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项目名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西区四期智库大厦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地理位置:青岛市即墨鳌山卫街道滨海公路以东、科技路以南,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地块内
建设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25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467平方米,总投资53592万元,环保投资500万元,占总投资的0.93%。项目新建智库大厦一座,国际学术会议、裙楼、连廊等。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海洋领域思想汇聚地、国内外海洋领域学术交流窗口、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发布平台和高层次海洋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新增固定科研人员1000人。年工作时间240天,单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
二、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对策和措施
主要污染环节为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拟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1、废气
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食堂油烟废气、燃气废气以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
油烟排气筒排放高度高于所附建筑物楼顶1.5m,且排气口不朝向易受影响的建筑物,且油烟排气筒出口周边 无高于排气筒出口的易受影响的建筑物,采取以上措施,食堂油烟废气影响较小。燃气产生的污染物量很少,且为间断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很小。污水处理站臭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无组织排放。综上所述,项目废气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可接受。
2、废水
项目运营期间服务管理人员生活污水(化粪池)、食堂污水(隔油池后)、泳池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办公、会议及健身房废水经新建的污水处理模块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最终排入大任河污水处理厂;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3、噪声
项目噪声主要噪声源为泵类设备等产生,其声级水平70~90dB(A)。另外,有进出车辆噪声等,产生的噪声较小。因此本项目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管理服务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活性炭、食堂垃圾、浮油渣废油脂以及污水处理污泥。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食堂垃圾、浮油渣废油脂全部委托有餐厨垃圾收运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置;污水处理污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外售处理;废活性炭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本项目在认真落实“三同时”的前提下,对污染物在采取各项治理措施后,产生的废气、污水、噪声、固体废物均可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将可以接受,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可行。
四、建设单位名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联系人:潘桂森
联系电话:18661466751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是否支持本项目建设
2、是否同意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3、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保护措施有何补充或建议